當對岸釋出「兩岸貨貿協議已談完」的訊息,兩岸經貿前景蒙上陰影,未來恐怕不會再出現經貿協商讓利、省市長及大企業家絡繹於途來台採購的場面,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組織的機會也幾近於零,觀光陸客人數勢必大幅縮減。失去大陸經濟腹地加持,台灣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對全球競爭,我們必須客觀盤點現存的經濟實力與未來的競爭力,當然無需自我貶抑,但也不可過度高估自己。
全球經濟正在迅速轉型,曾經輝煌一時的高科技產業現在早已黯淡。最近兩年被視為引領科技產業趨勢的世界行動電信大會(MWC),展示的重點是:新智慧手機、物聯網、5G(第五代行動電信)技術。其中智慧手機每年仍能推陳出新,但基本上已被視為「成熟產業」,真正下個世代的科技產業「大事」是物聯網與5G。在這兩個領域,台灣究竟有多少優勢與機會?
如果我們以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作為啟動智慧手機世代的「元年」,經過10年快速發展,智慧手機早已改變人類的生活與面貌,同時帶動了龐大的供應鍵與商機。這10年宏達電功敗垂成,未能成就手機大品牌,所幸台灣手機供應鏈卻得到相當不錯的成績,台灣整體獲利很多。但智慧手機高成長期已過,去年出貨接近13億支,成長率卻由過去的30~40%掉到1成,預估未來成長率將會繼續走緩。
因此,台灣未來應該著眼如物聯網、5G等下一個世代的潮流商機。物聯網簡單講就是建基在行動技術普及的基礎上,把所有物件都「智慧化」,連上網路,從而透過手機或電腦即可控制。微軟創辦人蓋茲在1995年出版的《未來之路》一書中,就已提及物聯網。但一直到近年行動裝置當道後,物聯網才成為真正的未來之路。
被視為能指引風潮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就說「物聯網、大數據、移動互聯網」是未來最大的商機;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以「下一個big thing為物聯網,將是未來5~10年內,成長最快速的產業」形容。谷歌董事長施密特則大膽預言:網路即將消失,物聯網即將誕生。依照全球科技研究市調機構Gartner的預測,物聯網所帶來的經濟附加總值將於2020年達1.9兆美元,且橫跨多種產業。台灣科技業者看到機會了,但做好準備了嗎?台灣基礎雄厚的半導體產業仍將是物聯網時代的受惠者,因為每個物件都要有智慧晶片;但正如張忠謀所說的,物聯網時代受惠最多的不是半導體,而是物聯網公司,這牽涉到千千萬萬各種創意的應用、軟體。
美國固然已有不少企業投入其中並取得成果,大陸有功成名就的阿里巴巴、百度、小米等大企業積極投入,也有如Lifesmart、Phontom、Landing等新創企業加入。台灣一向長於硬體製造、短於創新,軟體已相對落後。難道到了物聯網時代,台灣科技企業仍要繼續甘於打工、賺3~5%的微利嗎?
至於5G技術,由今年的MWC中,參展各方盡情展示5G的最新科技成果與合作進展可看出,縱然4G才上路幾年,但5G已蓄勢待發。5G的傳輸速度超過4G的40倍甚至到百倍以上,網路承載力遠高於4G近千倍。它不僅能為使用者帶來更大的方便,更是建立智慧城市、智慧國家的基礎建設。雖然目前尚未訂出國際通用的規格,但各國政府與企業早已進行研發與搶奪規格訂定權了。業界普遍認為2020年是5G商業化開始部署的時間,日本、韓國則預定早於此時間布署。
5G仍處於研發階段,但毫無疑問,未來具備規格訂定主導權者,必然是中國、美國、歐洲這三大經濟體,日、韓即使腳步快、技術佳,也只能扮演追隨者,台灣更不在話下。國內IC設計龍頭聯發科早已投入5G研發中,但令人憂心的是,未來如果聯發科無法與大陸方面合作,恐怕仍難以切入。
台灣在從3G跨入4G時代時,政府曾犯「壓錯寶」的錯誤,追隨英特爾押注WiMAX,結果數百億投資付諸東流,WiMAX成為注定被淘汰的孤兒系統。面對即將來到的5G時代,政府與企業都不該再重蹈覆轍。
面對當前經濟困境,政府與企業都該看遠一點,想想如何掌握下一個「big thing」。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日前到內科拜會物聯網企業,顯然已了解其重要性,希望未來新政府真能如蔡英文所承諾,有新格局、新思維,創造環境帶動產業創新,讓國家創新能量極大化!
(中國時報)
提供台灣全省地區、往返金門、中國大陸內陸各地兩岸運輸、兩岸三地、世界各地,
專營: 進出口貨運 兩岸貿易代理 正式大貿出口 小三通海運 金門運輸
海陸空運輸物流業務之作業流程有豐富的經驗,
能協助顧客進口及出口運送清關等作業。
整櫃、散裝併櫃 免批文、免合同、包稅! 專業效率,合理價格、收費實在、誠信負責、服務熱忱 !
歡迎洽詢!!
台中進出口服務處: 台中市環中路四段1368-28號
TEL:0424790859
FAX:0423800198
LINE:garylai888